close

《是誰在鬼扯》科學類(1)時光旅行



「時光旅行」是科幻小說/電影歷久不衰的題材,連現在的電視宮廷劇、時裝劇也搞「穿梭」。人類多麽想要回到過去、造訪未來啊!這種事連科學家也沈迷。

只是,不管哪種型式的旅行,都要有個「目的地」。現實生活中旅行的目的地,如日本、歐洲、北極圈,這些地方都是個「空間」;而時光旅行的目的地,「過去」和「未來」,卻是「時間」,而這能到得了嗎?

科學家認為,要作時光旅行,就得讓時間「變慢」,而讓時間「變慢」的方法之一,就是把自己「變快」,而且要快到接近「光速」。

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提到「時差」,即兩個事件的時間間隔,會取決於觀察者如何運動。兩個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,「時間膨脹」(time dilation)效應就會發生,時間會因運動而拉長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的移動速度很快,你的時鐘相對於靜止的人來說轉動較慢,如果你的速度能夠接近光速,你的時鐘轉動速度將非常慢,可以前往未來。

然而,兩事件的時間間隔相不相同,若依當局者的自我「感受」將會誤判。交由局外的第三觀察者才能正確論斷而知道,時間其實是一直平順進行的,並未膨脹。

科學家又說,次原子粒子在大型加速器中可推進到幾近光速,而其中有些粒子如緲子,原本的半衰期以慢動作在衰變,如此可看到顯著的時間扭曲。

天啊!動作慢不代表時間變慢呀!那大家凡事都慢慢來,是否可以多活數百年?藉用佛家的語法,扭曲的不是時間,而是你的心啊!

除了認為速度會讓時間變慢之外,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也談到重力會讓時間變慢。

時鐘在地下室比在樓上走得稍慢,因地下室較接近地心,重力場較強。同樣地,時鐘在太空中跑得比在地面上慢。在中子星表面,重力場強到會讓時間比地球時間延遲了30%。

1948年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哥德爾(Kurt Godel),造出了一個「愛因斯坦重力場方程式」的解,用來描述旋轉的宇宙,因重力對光的影響,人可經由空間旅行而回到自己的過去。

1974年美國杜蘭大學的提普勒(Frank J. Tipler)做過計算,一個質量很大、無限長的圓柱體,若沿著軸心以接近光速自轉,便可讓太空人造訪他自己的過去。

1991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戈特(Richard Gott)預測,宇宙弦(這種結構是在大霹靂初期形成)可造成相似結果。

由以上論述可以發現,科學家都不約而同地用「時鐘」來代表「時間」,但這是致命的謬誤。速度和重力可以影響時鐘的轉速,但無礙於時間的進行。「時鐘」走得快走得慢與「時間」變快變慢是兩碼事。如果以第三者的角度來觀察這個場域裡面發生的事情,看到的就只是時鐘快了或慢了,時間依然無縫前行,此刻需要校正的是場域內的鐘錶,還有科學家的大腦。

除了速度和重力,科學家最努力「幻想」的,還有「時光隧道」。

蠹孔(wormhole),又稱蛀孔、 蟲洞,是191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•弗萊姆(LudwigFlamm)提出的概念。想像時空是位於蘋果的表面,蘋果內部的果肉稱為奇異點,蘋果表面上的兩個點最近的距離是從A點到B點畫一條直線,但是更近的距離是挖一個洞,穿過果肉由A點到達B點,就像是有一隻蟲從蘋果的A點開始咬,經過蘋果內部而到達B點,這個洞成為連接AB兩點的捷徑。如果能避開內部的奇異點而連接兩個洞口,就會形成蟲洞。

1935年愛因斯坦和其助手納森·羅森,在研究引力場方程式時,把連接宇宙中兩個遙遠區域之間的假想通道稱為「橋」(後稱愛因斯坦–羅森橋(Einstein–Rosen bridge)),也就是「蟲洞」,認為透過蟲洞可以作瞬時間的空間轉移或者作時間旅行。

是沒錯啦,走這個洞會比較快,如同走雪隧較北宜公路快,但是,這跟穿越時空有什麼關係?所花的時間較少並不代表時間變慢。這是將「速度」和「時間」概念混淆。

愛因斯坦儼然是物理界的神,只要提及「愛因斯坦」或「相對論」,任何天馬行空的「幻想」都可以變成是「科學」。

我們來試想,「回到過去」會發生什麼事?就是從你回到過去的那個時間點之後發生的所有事情全部改變,包括現在的你,現在的你改變了,那你「回到過去」這件事也不會發生。

「回到過去」這事的邏輯謬誤,即所謂的「袓父悖論(Grandfather paradox)」或「存在悖論(Existence paradox)」。意思是說,如果你回到過去殺了你老爸,就沒有現在的你,而沒有現在的你,如何回到過去殺你老爸?

為了擺脫這種矛盾困境,有科學家說,你回去的是另一個世界,叫作「平行宇宙」,嗯,好吧,鬼扯無極限,沒有最扯,只有更扯。

科學家在討論時空旅行時,常把「時間機器」說成「類時閉合曲線」( closed time-like curve),造出這樣的名詞,是想藉以迴避「科幻」之說?小說/電影可以天馬行空,餵飽觀眾的想像,但是物理學家不可亂扯一通。

有許多宣稱人類穿越時光隧道、來自過去、神祕再現的「實例」鬼扯報導。

如,1946年一架美國利貝雷達型轟炸機格德號,升空後失去蹤影,1962年又出現在機場外數百米。

如,1990年和1991年分別救起1912年「泰坦尼號」撞冰山而沉船的兩名失蹤者者。

失蹤又出現,是進入時光隧道?我只是出去吃個雞排飯,不見二小時,就說我進入時光隧道? 我曾經掉過一枝筆,三個月後也在床下「神祕再現」。 一件物品消失了一段時間後再出現時還是蠻新的,就說它去了「另一個時空」,這樣的推論力實在很弱。

還有,瀕死經驗也可鬼扯到「另外時空」。

如,1989年移民美國、前蘇聯莫斯科大學的精神病醫生喬治·羅得尼亞博士過有瀕死經驗:「我所經歷的一切事情全都融合在一起,時間似乎已停滯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對我來說已完全融合在沒有時間概念的一體中,一剎間我看到自己整個一生。」;「我回到過羅馬帝國、巴比倫、挪亞和亞伯拉罕時代,所有你能叫得上名的時代我都到過。」

如,美國蓋洛普公司在1992年的統計調查,在美國一千三百萬人有瀕死經驗,靈魂離體飄於空中,或穿過隧道與光對話,或見到故友親人。

這些瀕死「幻覺」,竟當作穿越時空的「事實」。死掉後如果真能變得這麼神勇,乾脆大家一起相約死死算了。

死亡是生命穿越時空?被你吃掉的蘋果、鳳梨,最好都穿越時空而去了,哪天高麗菜也會穿越時空回來找你。

能發展出高速的飛行器,其才智不在話下,但是,快速在空間移動卻自以為在穿梭「時」空,看來只是個聰明的傻蛋。

「發明時光機」,「發現宇宙大爆炸後殘留的蟲洞」,甚至「做一個蟲洞」,作這些研究,不過是在浪費錢。如果像鋼鐵人或蝙蝠俠那樣「花自己的錢」,那就祝福您能玩得開心,如果用的是公帑,那麼與詐騙集團何異? 

從高雄到台北,我坐台鐵花五小時,你坐高鐵花二小時,因此你進入了時光隧道,比我年輕了三小時。並且,相較於我而言,你到了三小時後的未來台北。這樣的論述,恐怕連佛祖聽了,也想下來打你屁股。

從台鐵變高鐵,我們會說交通工具速度變快了,從高雄這個地方到台北那個地方,所花的時間變少了;雪隧開通,我們會說距離變短了,從台北這個地方到宜蘭那個地方,所花的時間變少了。但是駕著光速機器,或經由蟲洞,用較少的時間從這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,卻說,坐的交通工具是「時光機器」,走的通道是「時光隧道」,做的事情是「時光旅行」,自己是「時光旅人」。這樣的情懷,好浪漫,好陶醉。

只因所花時間較少,就自我催眠地說,回到過去,或到了未來。如果你能遇見過去的自己,並和過去的自己說說話,才能證明你到的空間是過去;如果你能遇見未來的自己,並和未來的自己說說話,才能證明你到的空間是未來。否則,你去了阿里山住了一段時間後回來,皮膚變好、皺紋變少、氣色紅潤,看起來較同歲的人年輕、漂亮,這可能是因為那裡的空氣好、水質好、濕度佳、日照合適,以及吃了新鮮蔬果,景色宜人等等,讓細胞老化的比較慢,而並非是從「過去」回來。

誠然,美好的時光「感覺」過得比較快,痛苦的時光「感覺」過得比較慢,但憑「感覺」是會誤判時間的。如同兩個人一起去看電影,不管對劇情喜不喜歡,對播映時間長短感覺如何,據第三者的觀察,兩人一樣經歷了2小時。同理,不論是樹懶覺得彌猴的動作快,還是彌猴覺得樹懶的動作慢,其時間的流動在「第三者」的眼裡,都一樣。

回到過去是不可能了,至於未來呢?未來的事還沒發生,還沒發生的就是不存在,不存在的「地方」是要怎樣去?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長治中醫 的頭像
    長治中醫

    長治中醫

    長治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