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是誰在鬼扯》其他類(19)使用者付費



新聞報導。
「北市免費停車格取消,年底前改使用者付費。」
「使用者付費!柯文哲取消沒法源依據的軍公教優惠。」
「年底買手搖飲,塑膠袋一個得加5元,落實使用者付費。」

施政者很愛講「使用者付費」,當它想跟人民要錢的時候。

「使用者付費」除了可增加政府財源外,還能產生「以價制量」的效果,如降低公共場域的擁擠而提高使用品質,降低公有財的損害而減少養護費,還有降低環境的破壞,一舉數得。

於是,高市府要開徵污水下水道使用費,彰化縣府研擬調整垃圾隨水徵收費,國家公園要收費,······,只要出「使用者付費」這招大絕,一切都變得合情合理,你應該含笑掏錢。

將來過橋付費、上山付費、出海付費、觀日出賞夕陽付費,皆有可能。 

然而,為什麼有很多事並未「使用者付費」?進圖書館借書沒付費,登山受困叫海鷗直升機沒付費,打119叫人來抓蛇沒付費。

或許,有更重要的理念,值得全民承擔,如教育,如救援。在許多國家裡,博物館被視為教育場所,學生可以免費;救援則是人道精神的展現,也是免費。

可是,有的有收,有的沒收,根據什麼?基準在哪?公平性在哪?

「使用者付費」是官爺用來向子民索費的藉口,而民眾的反應是,如果收的是「別人的費」就認為應該,如果「收到自己」就會反對。

「使用者付費」,是多麼義正辭嚴,「理值」破表到讓人難以反駁,畢竟吃飯給錢,天經地義。只是,如果「使用者付費」這句話只對你說,相信你的心裡將是另一番感受。

另外,「使用者付費」這個包裝,也掩飾了「重複收費」的問題,例如,每個月已繳健保費,就醫時還要交部分負擔;繳稅蓋了高速公路,結果上高速公路還要交通行費。

當「使用者付費」這把尚方寶劍出鞘,要納稅人掏錢,再掏錢,你我能否頂得住?


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長治中醫 的頭像
    長治中醫

    長治中醫

    長治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