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刊登於《新醫藥週刊》2420期)

 

上世紀中國的新文化先驅胡適曾說:「這三十年來,有一個名詞在國內幾乎做到了無上尊嚴的地位。無論懂與不懂的人,無論守舊和維新的人,都不敢公然對它表示輕視或戲侮的態度,那個名詞就是『科學』」1。科學在近代中國達到了「幾乎全國一致的崇信」,凡是不符合「科學」的東西,都要遭到批判、唾棄;其實西方早就不把科學當作是衡量事物的尺子,在中國卻成為一種武器,彷彿科學之外,別無他物1

 

人們對於「科學」這個詞彙的理解紛亂,各述其義,甚至藉此相互攻訐。「科學」之意涵為何,有必要從此名詞的歷史演變來瞭解。

 

說文解字》云:「科,會意字,從禾從斗,斗者量也」,故「科學」乃取「測量之學問」之義2。最早使用「科學」一詞之人,可溯及到唐末的羅袞或12世紀南宋的陳亮2。從代起,「科學」作為「科舉之學」的略語,「科學」在漢語典籍中偶有出現,多指「科舉之學」2

 

日本幕府末期到明治時期,「科學」為專門的「個別學問」或「分科的學問」之意2。明治元年,福澤諭吉著《窮理圖解》,為日本最初的科學入門書,而「science」一詞進入時,啟蒙思想家西周使用「科學」作為譯詞2。「科學」也由近代日本學界初用於對譯英文中的「science」及其它歐洲語言中的相應詞匯,該詞源於拉丁文scientia」,意為「知識」、「學問」2

 

清代甲午戰爭以前出版的許多科學書籍,多冠以「格致」或「格物」之名2。甲午戰後,掀起學習西方科技的高潮,主要透過日本學習近代科學技術。清末最早使用「科學」一詞的學者應是康有為,其《日本書目誌》中列舉了《科學入門》、《科學之原理》等書目2辛亥革命時期,使用「科學」的頻率漸增,與「格致」兩詞並存2,新文化運動時又稱「賽先生」(science1中華民國時期,透過中國科學社的傳播,「科學」才取代「格致」2

 

格物致知,源於《周大學3

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於至善。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後知至,知至而後意誠,意誠而後心正,心正而後身修,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;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」4

 

東漢鄭玄最早為「格物致知」註解:「格,來也。物,猶事也。其知於善深,則來善物。其知於惡深,則來惡物。言事緣人所好來也。此致或為至」3

 

南宋朱熹云:「格,至也。物,猶事也。窮推至事物之理,欲其極處無不到也」;「所謂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窮其理也。…。至於用力之久,一旦豁然貫通,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,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。此謂物格,此謂知之至也」;「故致知之道,在乎即事觀理,以格夫物。格者,極至之謂」3

 

明王陽明則釋為:「致知云者,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,致吾心之良知焉耳」及「物者,事也,…。格者,正也,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」3

 

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於至善」為原文,「知止而後有定」之後似為後人追論,全段重點在論述修身養性、品德良知。「格」從木從各,意為木製之具,讓物品各就其位,有條不紊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,木木火火土土水水,各安本分,各司其職,謂之「格物」。「致知」之知,當為良知,而非知識,故王陽明的解釋方屬正確。

 

朱熹的《四書集注》在元代中葉為科舉取士的應試準則,至明太祖更獨尊朱熹學說,故「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」成為後世的流行詮釋,《現代漢語詞典》釋為:「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」3。朱熹雖誤解「格物致知」之義,卻符合science的原意。清末的洋務學堂將物理化學等學科稱為「格致」,上海等地還成立科學技術學校,稱為格致書院3

 

在西方,「科學(science)」一詞是在十九世紀的弗朗西斯-培根之後才廣泛使用5,其意涵同樣紛雜。2009年英國科學委員會為「科學(science)」下了新定義,並說這可能是科學的首次官方定義,即「“科學(science)”是以日常現象為基礎,用系統的方法對知識的追求,對大自然的理解以及對社會的理解」5,此定義中未提及「客觀」、「證明」、「證實」、「真理」等有爭議的字眼。

 

綜上所述什麼是科學?科學是一種「用測量的方式來理解事物及探索未知的過程」。科學活動並非為了尋求真理,也不是要證實或證明什麼。而醫學是知識的應用,而非知識的探索,故醫學並非科學。

 

科學義和團很喜歡以「不科學」的字眼批判他人,卻沒發現自己可能也不怎麼科學。許多人很喜歡講科學「證實」或「證明」了什麼,事實上「事實」很難「證實」或「證明」。從以前到現在,千萬個科學實驗,也沒證實過多少事情。科學家對自己的科研結果常保持懷疑而不斷研究,但科學義和團常誤將科學實驗的結果視為「真理」,凡與此「真理」違背者,即視為「不科學」。

 

中醫是經驗醫學,而這個「經驗」之說遭科學義和團大肆批判。然而人類的行為多依循經驗,如渴了喝水、餓了吃飯、發霉的東西不要吃、走右邊這條路比較快、早點睡精神比較好、…,而絕大部分也得到很好的結果。

 

人類在知道水的分子結構以前,已經喝水喝了數萬年。口渴喝水是經驗(至於最早如何得知水可治渴,可能要問上帝),沒人會去討論「喝水治渴」科不科學,也不會先去查考有無科學證據才敢喝水,口渴時找水並信任地將之喝下,憑藉的是「經驗」,而非「科學」依據。  

 

渴了喝水,餓了吃飯,嘔吐吃生薑,發燒吃黃芩、…,皆是人類傳留下來的知識。為什麼人渴了會找水喝,餓了會找飯吃,嘔吐、發燒卻去找醫生?因為人常口渴、饑餓,但不常嘔吐、發燒,故「生薑治嘔吐」、「黃芩治發燒」這種知識平時鮮為人知,但必須記載下來,必須有人知道,而這個人就被稱為醫生。

 

「經驗」是指導人類行為的首要依據。口渴喝水並無科學根據,憑藉著經驗,人類喝水已數萬年並得以存活。科學研究的結論不一定對,期刊上的論文,不過是少數人的研究,再經過少數人的認同即可登載。不論號稱多麼權威、專業,或多麼科學的研究,都是由「人」所做,是人就可能偏執,就可能犯錯。為何要捨棄寶貴的親身經驗,而冒險去相信少數陌生人的科研結果?

 

西藥經醫師臨床「經驗」後,若療效差、副作用大,甚至造成病人死亡,則此藥可能停用、下市。為何經過動物實驗、人體實驗、實驗組、對照組、大量的樣本、溫度濕度的控制、…等,做出的一些藥品卻不堪臨床「經驗」的檢驗而下市,是否許多科研涉及造假?「科學」與「經驗」衝突,被吊銷的可能是藥照,而非醫師執照。由此看來,「經驗」的「權威性」,似乎凌駕「科學」之上,那麼,如果中醫是「經驗醫學」,似乎不用妄自菲薄,反而應該引以為傲。

 

中西醫科學之辯,只是為了爭得民眾的信任,彷彿誰科學誰就勝出,其實不然。選擇西醫者眾,非西醫比較科學,而是西藥見效比較「迅速」,尤其是退燒與止痛方面。每年「安太歲」、「點光明燈」者眾,是因其讓人有庇佑感而平靜心安,亦非關科學。

 

1800年前,東漢張仲景著《傷寒論》,而為今日中醫之根基。其書寫方式,每段首以病名,再接續一群症狀,末為治療方名。以桂枝湯為例,相關敘述有「太陽之為病,脈浮,頭項強痛而惡寒」;「太陽病,發熱,汗出,惡風,脈緩者,名為中風」;「太陽中風,熱發,汗出,惡寒,鼻鳴乾嘔者,桂枝湯主之」。

 

臨床見到「脈浮緩、頭痛、項強、惡寒、發熱、汗出、惡風、鼻鳴、乾嘔」等症狀,即可用桂枝湯治療並取得療效。千百年來,這段敘述經過千萬「同行專家審定(peerreviewed)」,且不斷臨床驗證(等同不斷重做實驗)。東傳日本與韓國,同樣經過千萬同行專家審核通過,而成為今日的東洋醫學與韓醫學。古今中外,有哪一篇論文,經過這麼多的同行專家、這麼長的時間、這麼多的實驗,千錘百鍊。國際知名期刊如細胞(Cell)、自然(Nature)、刺胳針(The Lancet)等,其所刊登之論文,有哪一篇可信度高過《傷寒論》桂枝湯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曾說:「知識唯一的來源是經驗(The only source of knowledge is experience.)」。面對中醫的態度,是否應該從質疑「中醫科學嗎」,轉為思考「為什麼中醫會有療效」呢?

 

 

 

參考文獻

1、高也陶(2010)。看西醫還是看中醫。台北市:大地。

2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7%A7%91%E5%AD%B8

3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A0%BC%E7%89%A9%E8%87%B4%E7%9F%A5

4http://roc.myweb.hinet.net/big.htm

5http://blog.udn.com/hwui999/2947251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治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