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《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》藥證(51)—酒
【《本經》考證】
《本經》無收錄。《別錄》酒,味苦、甘、辛,大熱,有毒,主「行藥勢,殺百邪惡毒氣」。
【《法要》考證】
小補心湯。治「胸痺不得臥,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」。製服法有「以白酨漿一斗」煮。《台灣本》「如不言及麴與麴糱發酵之差別,則白酨漿相當於白酒,白酨酒相當於清酒」。《新辭海》糱音同孽,義為「釀酒的酒母」。
大補心湯。治「胸痺,心中痞滿,氣結在胸,時從脇下逆搶心,心痛無奈」。製服法有「以白酨漿一斗」煮。
調神補心湯。治「心勞,脈極,心中煩悸,神識慌惚」。製服法有「以清酒四升」煮。
寧氣補肺湯(含白酨漿五升)治「肺虛,氣極」。
小陰旦湯。治「頭目痛」。製服法有「服湯已,如人行三四里頃,令病者歠白酨漿一器,以助藥力,身熱去,利自止也」。
【藥證解析】
酒藥證為「頭胸心肺」高位之疾,具「行藥勢」之功。
全站熱搜